2025年7月28日,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赴宜都市姚家店镇长岭岗村暑期实践团联合湖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开展养殖业地理环境与防疫现状预调研。通过政企学三方座谈与实地走访,团队已初步了解该村分散式养殖的特点及其防疫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为后续科普材料的制作以及进一步的深度调研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政学联动:共商乡村疫病防控新路径
当日下午15时,实践团预研组舒艺璠、郭其琪等4名成员在指导老师黎璐带领下,与湖北省疫控中心裴洁博士、向文杰老师及宜都市畜牧兽医局杨风帆、尤太忠等负责人进行座谈。杨主任向实践团详细介绍了宜都市生猪养殖产业发展现状。裴洁博士与黎璐老师分别就“百名青年兽医进场户”行动和“乡村振兴荆楚行”青年项目进行讲述。宜都市畜牧兽医局尤太忠主任表示:“长岭岗村作为典型散养村,防疫意识普遍不足,期待专家团队为散户防控提供科学指导方案。”
下沉一线:解剖长岭岗村养殖生态
下午16时,团队转赴长岭岗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与村党委总书记邓展、养殖大户刘学春等深入交流。据邓展书记介绍,该村的养殖户分布呈现“小而散”的特点且没有集中的养殖区域,但得益于粪污处理中心的建设,养殖废弃物得到了有效的集中管理。
养殖牵头人谭德鹏现场表示会全力支持并透露村内已建立“大户带散户”互助机制。实践团实地考察发现:尽管养殖场远离水源,散户因规模较小、设施简陋,仍面临消毒频次不够、生物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队长舒艺璠表示:“后续计划为散户设计可视化科普手册,以获得更好的宣传效果。”
调研发现:交通线与散户成防控关键点
预调研发现,长岭岗村在动物疫病防控方面存在两大核心挑战:一是地理环境风险。由于村庄车辆通行频次较高,病原体可能通过运输车辆传播,亟需加强运输通道的消毒管理;二是养殖模式短板。尽管散户养殖规模较小,但其数量占比高达60%,且分布广泛、防疫意识薄弱,容易成为疫情传播的突破口。
针对这些问题,湖北省疫控中心裴洁博士建议:“可建立统一规范的车辆消毒点与生猪交易点,集中开展环境与车辆消杀工作,从而有效降低疫情传播风险。”这一措施将有助于提升长岭岗村的整体防疫水平,为后续联防联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此次预调研标志着"高校-政府-乡村"三方协作机制的实质性启动,为后期制作科普材料提供切实切入点,为后期调查奠定坚实基础。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公众号)
来源 | 华中农业大学官网
编辑 | 万禹龙
编审 | 何聆溪 焦子焰
监制 | 田国英 刘迎春
声明 | 本文转自以上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