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管孩子,玩手游半天不到竟花了三千

©原创   2019-02-26 20:05  

孩子趁家长不注意,玩家长的手机常有。前两天,襄阳市有个11岁的女孩偷偷玩了妈妈的手机后,半天不到就花掉了近三千块钱。

前两天,襄阳市襄州区的小王出门时忘了带手机,等她晚上回来拿手机一看就发现不对劲了。微信钱包里少了两百块钱!!

不仅如此,小王发现手机里支付宝APP也不见了,当时她立马下载了支付宝,打开账单一看。支付宝里少了两千多块钱!!

小王从支付宝付款账单中看到,当天下午一点多到六点前,手机共支付了近20笔买游戏钻石的账单,共2900多块钱。后来问过她的女儿后才知道,是女儿玩网易游戏买装备了。

原来小王的女儿下载完游戏APP后,她直接用妈妈的手机号注册了账户,当时并没有要求实名制。而她平时看过妈妈的开机密码,购买支付时就用开机密码试了试,结果成功支付了。

小王认为她的女儿才11岁,属于未成年人的消费行为,就联系上网易游戏客服要求退款。但游戏公司客服却说,这种虚拟游戏交易完成都是无法退款的。

游戏公司客服表示,买装备支付时,是需要输入密码的,而这个密码都是由手机主人设置,究竟是大人输入的还是小孩输入的无法确定,而且即便是小孩操作,也是家长没有妥善管理密码造成的,所以不同意退钱。

之后,记者咨询了律师,律师认为按照《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应当要求用户实名注册,而不能为使用“游客模式”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内充值或者消费服务。

律师郑建国:“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满八岁的未成年人可以实施与其年龄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如果未成年实施了与其年龄不相符的民事行为,应当认定无效。”

另外,律师表示,小王要想退款成功,需要证明这些钱的确是孩子花费的,但是举证起来往往有难度。生活中因为小孩玩游戏刷走钱款的例子并不少,家长都把这个责任归咎于网络游戏公司,却忽略了家长自身的监管责任。作为父母应当加强监管,防范未成年人过早沉迷游戏,或者将手机设定比较安全有效的支付方式,比如刷脸等等。

如果孩子还是沉迷手机游戏,到底该怎么办呢?其实,打骂不管用,真正奏效的方法很简单。 

01

家长要少玩 给孩子做榜样 

孩子沉迷手机,最开始肯定都是跟大人学的,尤其是自己的爸爸妈妈。如果爸妈下班一回家,就拿着手机玩游戏、聊微信,那么孩子也会对手机产生兴趣。

所以,不想孩子沉迷手机,家长就要首先从根源抓起,自己平时少玩手机。如果家长自己改不了,那就买一个普通手机,或者把智能手机的功能调到最低,除了必要的通话功能,一些娱乐软件全部卸载掉。

02

多陪孩子 让他没时间玩手机 

孩子沉迷手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乏陪伴,无所事事,无聊寂寞。所以,家长要多花时间陪伴孩子,不让他有任何玩手机的借口。

03

改变家庭娱乐氛围 多和孩子互动 

现在,很多家庭一到周末,如果不外出,基本上都是大人小孩一人抱一部手机玩。大人们是好不容易周末了,想要看看手机娱乐一下。而小孩子,作业写完之后,大人为了自己清闲,就扔给他一部手机玩。于是,家里人一到空闲时间,就开始集体玩手机。孩子在这样的家庭氛围里,想不沉迷手机都难。

所以,想要改变这种情况,首先就要改变家庭氛围。家长们不妨把玩手机的时间,用来看书、陪孩子做游戏。这样孩子有事做,自然不会只想着手机了。

小编整理了这么多方法,最重要的还是家长自己,要能以身作则,让孩子在健康的生活环境下成长。

责任编辑:谢珊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https://img.cjyun.org.cn/a/10670/201902/50653cc52df94f22ccee246cf7672fee.jpeg- 1